北京城市管正版互通√理网格化实现16个
8840 2022-01-02
兰州12月12日电寒冬的高原,朔风凛冽,黄褐一片。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德吉新村里,砖红色装饰点缀的白色藏族民居格外醒目。靠近藏族农民那海珍家的一座小暖棚里,更是暖意洋洋,一把把青椒挂满了枝头,透着这个时节难得一见的翠绿,他顺手摘下一把,为午饭做准备。
近年来,当地政府“下山入川”易地搬迁举措,让千千万万和那海珍一样的普通人从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”的地区搬迁到更适宜生存和发展的新居住地。
2014年,那海珍一家告别了世代居住的高寒荒原,在当地政府帮助下,搬到目前所在的德吉新村,正版互通√在他的二层“小洋楼”内,抽水马桶、电热水器、水暖炉等设施一应俱全。
记者采访时看到,柏油路、医院、学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,入户的自来水让村民告别了打井吃水的困苦;从前要摸黑走夜路,如今太阳能路灯把夜晚的街集结号游戏中心道照得亮堂堂。目前,已有4000多名群众入住德吉新村,其中,1600多人是精准扶贫户。
为了让移民“安得下、住得稳”,天祝县在确保移民5年内仍享受原惠农政策的同时,还为他们搭建温室、暖棚,培育新产业。在政府规划下,德吉新村已建起150座暖棚发展食用菌种植,政府给予农户户均菌棒补贴1万多元。
村民齐元天就是受益者之一。今年,他种植的食用菌收入3万多元。“政府免费提供暖棚、菌架。”他说,过去他们一家居住在海拔2800多米的安远镇白塔村,那里耕作困难,只能勉强糊口。“现在,有心劲儿把食用菌种好,把小日子过好。”
天祝县政府数据显示,2013年以来,为了让当地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,天祝县在全县19个乡镇共移民5.3万多人,帮助群众培育日光温室种植、草畜、食用菌等产业。
最近,天祝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也吸引了新型经营实体的关注。兰州市一家投资公司已在德吉新村流转了3万亩土地种植网红作物藜麦。那海珍也将家中的4亩多土地流转入股,当起了股东。